哈瑪麥德 → 聖城 開羅安 → 斯貝特拉遺址 → 吐澤綠洲 → 肚皮舞民俗表演風味餐

開羅安(Kairouan)
開羅安是回教的第四個聖城(其他三個分別是麥加(Mecca@沙烏地阿拉伯)麥迪納 (Medina@沙烏地阿拉伯),及耶路撒冷(Jelusalem@以色列)),它是建造於西元761年,同時也是阿拉伯回教徒在北非所建立的第一個首都。當初回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弟子 OgbaIbn Nafaa,他曾帶領 15 萬回教大軍在這裡作戰,有一回他所騎的馬匹突然失足倒地,而倒地處竟湧出了泉水,而且就在泉水下發現多年前在麥加失蹤的金色高腳杯,因為這些奇妙的現象使得 Ogba 將軍決定在這裡建造一個阿拉伯帝國位於北非的首都(有夠神話了吧~)。
  

在開羅安的北邊有2座大蓄水池,興建於9世紀,池中的水是建水道橋,自32公里外的加貝伽利伽拉(Djebel Cherichera)所引來。


這是在參觀水池時試吃的椰棗糕,超級無敵霹靂有夠甜


當阿拉伯人決定在開羅安建城之後,便以1年的時間,很迅速地完成了一座長135公尺,寬80公尺的大清真寺。開羅安的大清真寺是北非最古老的清真寺,裡面有一座高聳的叫拜樓、一個露天庭院及一群祈禱室,整座建築的外形為不規則的長方形。而清真寺裡的迴廊上,共有100多根石柱,當初都是從迦太基那A過來的(搶別人的,比較省事)。寺內的露天廣場長約 67 公尺,寬約 51 公尺,廣場中有一個利用太陽來測量時間的日晷。

此外,由於當地雨水少,水資源在這倍顯珍貴,因此為了儲存雨水在廣場中有6個集水區,上面設計一些馬蹄形的凹槽,具有過濾的作用,雨水經此再流向中央最低處的小孔,儲存在地下深3公尺的蓄水池。 


此寺共經過7次的整修擴建,其中高35公尺的「叫拜樓」,不僅可用來登高呼叫教徒來朝拜,也可以用來當瞭望台。由於開羅安一度是回教王國的首都,突尼西亞人民將它視為聖城,若是無法親自到麥加朝聖,就要到這裡朝拜7次。
(小狐說是四次,但後來調查發現,由於七在當地是個吉祥數字,於是有人設定為七)


開羅安除了清真寺之外,還有一項特產:手織地毯,全開羅安所有的婦女幾乎都從事這項工藝,這是一門母女相傳的手藝,沒有學校教導也沒有書本可供參考,所有的步驟和圖案都儲存在腦中。

聖友祠清真寺
開羅安還有一座「理髮師清真寺」,為什麼稱做理髮師清真寺呢?顧名思議就是紀念一位理髮師,這位理髮師的名字叫瑪珠先生,他是伊斯蘭教先知默罕默德的理髮師,相傳他帶了一撮先知的鬍子來到突尼西亞這裡傳教,在他死後人們為了紀念他,便為他建立了祠堂,後來再改建成現在的清真寺,所以才有了這樣的名稱,又名為「聖友祠清真寺」


斯貝特拉遺址
斯貝特拉大約建造於西元1世紀左右,主要是為了安置退伍士官兵並長駐於此防止柏柏人侵犯(還真夠一舉兩得!)。


在當時城區非常繁榮發展,以製造橄欖油為主(有橄欖油製造工廠的遺跡在此),還有其他遺跡像羅馬大道、商店街、男女大浴場、羅馬洗禮池、羅馬半圓型劇場及最著名的三神廟(當時的神殿多半將宙斯、荷拉、雅典娜放在一個神殿內一起供奉,斯貝特拉可是蓋三個個別恭奉,夠有錢吧?!)。


在遺跡的某一區有一小座保留完整的羅馬洗禮池(這可是基督教的證明),經過歲月侵蝕,羅馬洗禮池外觀依舊毫無破損,內池貼滿馬賽克的圖案,讓大夥在那搶著拍照。





酷斯酷斯風味餐 +肚皮舞民俗表演

來到吐澤,晚餐就去吃所謂的酷斯酷斯風味餐,順便參觀當地最有名的肚皮舞

酷斯酷斯是突尼西亞逢年過節才吃得到的一道家常菜,先用石磨把收割下的小米磨成粉末再篩選出細粉與微粗粉末,之後細粉是用來做烤餅用的而微粗的粉末則用來做酷斯酷斯

先把微粗的粉末蒸到全熟後再淋上濃綢的燉肉汁拌勻,在上面放上蔬菜及一大塊燉羊肉即完成了一盤顏色漂亮的酷斯酷斯

講是這樣講,但~突尼西亞人實在不會做菜,羊臊味在菜還沒上桌前遠遠地就聞到了,食慾馬上降低一半!小米粉吃起來毫無Q勁,軟綿綿的口感讓人實在難以下嚥!

當晚最讓人感到興趣的就是銀穗肚皮舞了!不是因為他香豔刺激,而是飯店找了個不太會跳的人來奏人數,從頭到尾就看她猛出包,別人是『腰』搖的很賣力,她則是「手」揮的很用力!笑到我連拍照都忘了!



延伸閱讀:
1.
☆ AMY HOUSE ☆:斯貝特拉奧科巴清真寺理髮師清真寺
2. WildHeart的網路日誌: Kairouan - 大清真寺和理髮師清真寺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raclet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